浙江省2025年1月选考技术科目试题评析
技术(信息技术)
聚焦关键能力 彰显素养立意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高级教师 钱晓峰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邵红祥
信息技术整卷难度稳定,试题设计与问题呈现稳中有进,充分发挥了教育评价的育人选才功能。
一、聚焦核心知识,凸显学科本质
试题立足学科特点,围绕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本学科核心知识探究社会生活中的系列问题。例如,第1—2题考查学生对于数据、信息、信息安全等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科普宣传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字化技术的日常应用,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第3—6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中硬件、软件、人工智能以及数据编码等相关知识,通过“餐厅智能监管系统”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13题通过“机器监控调度”来考查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编程实现的思想和方法。基于核心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学科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凸显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
二、注重学以致用,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通过设计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串联起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考查,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理念。如第7题,在“学校阳光月跑活动”情境中设置“判断某学生是否达标”的问题;第8题,在“后缀表达式计算”情境中设置“求栈顶元素”的问题;第14题,在“搭建室外温度监测系统”情境中设置“设备配备、智能终端程序编写、预警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学生要将所学的算法、数据结构、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结合算法分析、逻辑推理、信息系统构建、数据处理等关键能力,运用本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过程中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获取、实践操作和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
三、强化思维品质,服务人才选拔
思维品质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本次试卷在结构设计上保持总体平稳,强化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选择题第9—12题,通过不同复杂度的数据结构、同一问题多种算法的程序实现,从不同维度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广度;第15题,通过创设“决赛选手挑选”情境,应用二分查找算法、链表等知识,在分析问题、抽象建模、程序实现等过程中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试卷通过对思维品质不同梯度和层次的考查要求,突显了服务选才功能。
技 术(通用技术)
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思维品质
浙江省台州中学 高级教师 廖根仁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高级教师 张瑾烽
2025年1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试卷,系统考查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课程标准,关注育人导向
整卷吻合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涵盖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素材符合时代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设计注重对知识应用和关键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学科实践育人导向。如第16题以我国的优势产业国产新能源汽车为背景,吻合时代主题,考查学生的技术交流意识;第18题和第30(3)小题,要求学生对技术问题具有敏感性,考查学生的创新与优化思维;第20题以生活化的学科实践任务,考查工具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部分试题还体现了多育并举,如第29题以保护大棚安全为背景,要求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创新设计,既是对学生智力的考查,也是强化劳动意识的体现,在绘制设计草图中,还需考虑技术交流中方案呈现的美学原则,体现了学科综合育人导向。
二、 聚焦核心素养,凸显思维品质
试卷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试题的立意、情境材料组织、问题和任务设置均能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目标。如第16、17题侧重考查技术意识,第26、27综合考查图样表达与工程思维,第18、30题综合考查图样表达、创新设计与工程思维。部分试题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指向素养的全面考查,如第29题综合考查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与图样表达。
试题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解决复杂情境下真实问题的思维能力。如第18题要求学生能领会真实的问题需求,深入思考并理解夹紧机制与原理,体现了较高的工程思维水平;第27题LED灯的开关电路,要求学生融合功能情境识读并分析电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巧妙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将问题分析清楚。
三、创设多元情境,构建问题任务
试卷内容考查分布合理,知识覆盖面广,命题形式稳中有新。全卷有12道题具有真实的情境,涵盖了生活、生产与学科实践等方面。通过创设丰富的技术应用情境,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创设了“种子烘干工艺”的生产情境,通过图文方式呈现了烘干的工艺流程,在构建问题任务时,不仅有流程概念应用的考查,还有具体功能的分析,该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往年同类试题有所提升。
试题任务指向明确,和情境紧密关联。部分试题任务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其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构建重视学科知识应用的系统性,以引发学生呈现思维过程与作答表现。如第28题、第29题共用一个“大棚除雪装置”的情境,从发现问题、明确任务开始,到制定设计方案,巧妙地将两题情境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任务,综合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命题形式既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性,又在情境设置和知识应用的系统性上做了一定的创新。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