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年1月选考化学科目试题评析
化学
重视学科理解 凸显学科特质 体现学科价值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应化德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级教师 姜幸光
2025年1月浙江化学选考试题命制遵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学创新,突出核心素养考查,重视学科理解,凸显学科特质,体现学科价值。
一、浙江特色,稳中求新,促进教学提质增效
试卷结构、题型基本稳定,题量和主观题分值有适度改变,选择题个数与分值保持不变,主观题由原先的5题变为4题(17题16分,18~20题各12分)。试题坚持主干内容的考查,起点低、入手快,兼具广度与思维量,多维度考查必备知识。如选择题第1~8题,考查了分子极性、化学用语、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实验安全、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离子反应等必备知识。同时,试题注重呈现方式的创新,促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如第9题以抗坏血酸及其氧化的信息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性质与结构,第14题以合成酚类物质的流程图呈现并从有机反应过程、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角度设问。第16题由往年相对固化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变为根据蛋白质中N元素含量测定流程中相关步骤的目的、操作与类比迁移的考查。第17题围绕P元素,分析或解释原子结构、晶体性质、物质性质与转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物质结构的知识。第20题新型发光有机物合成中,需要结合有机物陌生的基团转化,完成同分异构体书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落实素养,融合模块,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试题依标施考、以考促教,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增进学科理解,注重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有效落实"素养为本"的教学,如第12题Li-O2可充放电池中新的概念提出与应用。第13题以Fe(NH3)2Cl2晶胞为载体,分析微粒间的排列方式,判断晶体类型是否属于混合晶体。构建学科大概念,如“结构决定性质”,且融合在各模块中,第17题(3)H3PO4、H4P2O7基于结构分析两者Ka3的差异原因;第18题中以二甲胺等化工产品生产中,根据反应的调控,结合化学键角度分析原因;第19题物质制备实验中,催化剂AlCl3促进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原因分析;第20题有机合成中,有机物酸性比较与分子内氢键的判断,都体现了化学学科特质的思维方式。
三、突出探究,强化操作,立足学科思维培养
试题在深化基础、增强综合和应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验的创新性,突出了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素养的考查。如第10题提纯氯化钠,在课标要求的必做实验基础上创新引入K+离子,限定除杂试剂,体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第17题(4)以CaSO4制取无水Na2SO4.应用难溶电解质的物质转化,能依据探究目的完成实验多步或单步操作;第19题实验产物中获得粗产品的合理排序,以求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科学探究常见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