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经费对全国乃至全球每一所顶尖高校的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充足的经费支持,院校才有资本去进行计划扩招、设施翻新、完善师资、深化科研、提高奖学金等一系列校园软硬件的“升级”,以此增强办学实力。任何世界级名校,每年办学经费基本能达到200亿元以上,像美国哈佛大学的年度办学经费甚至可突破400亿人民币。
我国高校的经费预算主要来源于三部分,第一是国家财政拨款,占据绝对数量的比例。第二是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即各种科研基金支持。第三则是院校自身的收入,主要包括校友、企业或社会团体捐赠,以及附属医院或其他附属机构的盈利所得。
通过十余年间的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基本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即便近些年受到疫情与经济动荡等因素影响,但多数重点大学仍能保持每年10%以上的经费增长幅度。
目前,中国高校的经费预算已逐步实现结构多元化发展,渐渐同世界接轨。近日,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部委的80余所直属高校陆续公开发布了2025年部门经费预算金额。此外,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五百所地方高校也陆续对外公开了2025年经费预算数据。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高校办学实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让我们共同来看一下2025年中央部属院校及部分省份的地方院校的经费收入情况,这份当今国内最“有钱”的大学名单,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中央部属院校经费排名
根据各校公布的信息来看,2025年全国共计有两所高校经费预算突破300亿元。清华大学以395.17亿元的经费预算位居第一;浙江大学以352.31亿元的经费预算排名第二。此外,还有4所高校的预算突破了200亿元,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294.48亿元(第三,距300亿大关仅一步之遥)、北京大学的259.14亿元(第四)、哈尔滨工业大学的226.09亿元(第五)、中山大学的216.22亿元(第六)。其中中山大学相比2024年预算上涨近38亿元,增幅迅猛。
从第7名的复旦大学到第29名的中国农业大学,预算也均达到三位数,也就是说,2025年全国共有29所高校预算经费超过百亿大关,且全部为985工程院校。这里面北京理工大学经费增幅最大,从2024年的135.69亿元上涨至2025年的170.9亿元。
纯211高校行列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经费预算达到92.43亿元,排名第一,预计到2026年其经费就能突破100亿大关。无论是北京理工大学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理工类重点学科高水平院校的充足经费保障,说明国家对机械、材料、军工、航天、信息技术等高精尖关键领域科研发展的重视,当然,这也与工科专业本身需消耗大量科研经费进行相应实验研究有关。
通过整体排名来看,南京大学的经费预算仅有127.18亿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名第19.也是“华东五校”中经费预算最低的,着实让人意外。南京大学以文理综合科目专业见长,近几年努力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学科,按理来讲经费预算方面应更为充足。
经费略显不足的还有仅居第44名的南开大学,其本年预算仅有66.78亿元,连部分211高校的水平都不如。南开大学主要优势集中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化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虽然这些学科无需购买大量科研设备,但如此资金现状还是难以支撑学校长远发展。若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经费支持,南开大学很可能将从中游985高校的行列中掉队。
另外,2025年经费预算排名前10的高校里,仅有西安交通大学1所来自西部内陆地区的院校;如果不算两处分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校)也很可能掉出前10之列。可见国家有关部门仍需对各地高校的经费进行一定宏观调控和平衡,避免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高校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