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透过《哪吒2》《黑神话:悟空》看现代传媒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透过《哪吒2》《黑神话:悟空》看现代传媒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本文以电影《哪吒2》和游戏《黑神话:悟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分析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哲学思想和民间艺术等。同时,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文化失真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本文旨在为传统文化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传媒;传承;发展;哪吒2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现代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影和游戏作品不断涌现,其中《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就是典型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现代传媒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探讨现代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一、电影《哪吒2》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哪吒2》作为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为题材的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延续了中国传统神话中哪吒的形象特征,如三头六臂、混天绫等,同时赋予了角色更丰富的性格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的价值观念。哪吒与父母、师父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影片中,负责看守哪吒重任的结界兽憨态可掬,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的形象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玉虚宫内,两只仙鹤停留在宫殿鸱吻上,鸱吻的出现让不少文博爱好者惊喜连连。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通常被塑造成龙形,有避邪和防火之意。宋徽宗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民安。

其次,在故事情节方面,《哪吒2》借鉴了《封神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神话元素。影片中出现的各种神仙、妖怪,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都源自中国民间传说和道教文化。同时,影片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如哪吒与敖丙的水火之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最后,在艺术表现方面,《哪吒2》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影片的画面风格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色彩运用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观念。此外,影片中的配乐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如元鼎下沉时的配乐使用了呼麦,营造出紧张而庄重的氛围。这种源自草原的艺术,以其独特的自然之音与喉唱唱法,成为近年来影视作品烘托氛围的“秘密武器”,营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二、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黑神话:悟空》是一款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动作冒险游戏,在角色设计、游戏世界观和游戏机制等方面都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首先,在角色设计方面,游戏以孙悟空这一中国传统神话人物为主角,保留了其经典形象特征,如金箍棒、七十二变等。同时,游戏对孙悟空进行了"黑化"处理,赋予角色更复杂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恶一体"的哲学思想。《黑神话:悟空》的宇宙观体现了“道”“气”“势”“能”,作为古代探讨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现代诠释,三界六道对长生不老的痴狂反映了古人关于人生意义和永恒的思考。

其次,在游戏世界观构建方面,《黑神话:悟空》借鉴了《西游记》中的神话体系,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游戏中的场景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营造出浓厚的东方美学氛围。同时,游戏中的各种妖怪、神仙都源自中国民间传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想象力。

最后,在游戏机制方面,《黑神话:悟空》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游戏中的战斗系统借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如太极拳、八卦掌等。同时,游戏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五行相克思想,玩家需要根据不同敌人的属性采取相应的策略。此外,游戏中的解谜元素也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机关术和风水学,增加了游戏的文化内涵。《 黑神话:悟空》游戏融入了大量的具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以此丰富游戏世界中的经典文化场景。 例如,在游戏第二章“ 黄风岭” 中,出现了符合地域场景特色的“ 陕北说书” 。

三、大众传媒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大众传媒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通过电影、游戏等现代传媒形式,传统文化得以以更生动、更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例如,《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形式结合的巨大潜力。大众传媒能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知识广泛传播。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诗词、文物等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学习热潮。

其次,大众传媒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传媒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平台,使其与现代元素结合。如一些动漫作品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融入现代动画技术和价值观,创造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产品。还有一些流行音乐将传统戏曲唱腔与现代音乐风格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黑神话:悟空》中对孙悟空形象的重新诠释,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了角色新的时代特征。

然而,大众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失真和肤浅化。一些作品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可能会曲解或简化传统文化元素,导致文化内涵的流失。其次,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碎片化、表面化,难以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使其被更广泛的受众接受,也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

结论

通过对《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传媒作品中的丰富呈现。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大众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面临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未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的创作,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准确传达,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原.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的戏曲元素探析[J].美与时代(下),2021.(11):117-120.

[2]吕锡伟,何建波.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角色中的运用——以《哪吒闹海》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4):31-33+52.

[3]李行,刘雅婷,刘明.“由影入文”,传统文化在《哪吒2》中“活起来”[N].环球时报,2025-02-17(011).

[4]彭薇.《哪吒2》中藏着哪些传统文化“彩蛋”[N].解放日报,2025-02-24(012).

[5]胡梦怡,邓俊诚.《黑神话:悟空》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与新质生产力[J].嘉应文学,2024.(22):121-123.

[6]李俊欣,高钦鹏.重走西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在《黑神话:悟空》中的转化与传播[J/OL].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5-03-09].

[7]喻小珉.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韩凡鑫.大众文化促传统文化路径探讨——以文化类节目为例[J].汉字文化,2022.(24):174-176.

(作者:马萌,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