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教育热点新闻一览来啦,一起来看!
快讯
人大代表建议研考提前至9月
据中国新闻周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指出,当前研究生考试时间(12月下旬至次年5月下旬)与大学生就业规划冲突,考生备考可能错过秋招,落榜后求职机会减少。他建议提前一年确定招生计划,将研考时间提前至每年9月第二个周末,录取工作于11月中旬结束,以便未能上线以及复试落榜的考生及时投身就业市场。
政策
“中学生英才计划”管理办法发布
据中国科协之声,中国科协、教育部在总结十年工作经验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学生英才计划”指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各省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校、中学等共同参与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1-12月)。(详情请点击)
人物
清华博士陈金銮,当选市长!
据长安街知事,清远市第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选举陈金銮为清远市人民政府市长。公开简历显示,陈金銮出生于1981年3月,福建德化人,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后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博士。陈金銮曾任广东省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局长,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等职。
观点
人人争先不是“内卷”
据长安街知事,“内卷”和“躺平”是当前年轻人经常提到的两个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马怀德认为我们要肯定、鼓励年轻人的上进心,奋发有为、人人争先,不应被视为“内卷”。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政策上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设计,减少无意义的竞争,那才是真正的“内卷”,对个人、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成果
北大取得突破性成果!
据光明日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孙庆丰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林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突破性成果:首次在人造原子中实现了轨道杂化,揭示了量子世界中“原子调音”的奥秘。研究提出通过调整人造原子形状打破对称性,实现轨道杂化的颠覆性策略。研究成果在智能材料、人造物质及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服务
2025西部计划报名开始!
据首都教育,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通道已开启。3月1日起至5月上旬,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西部志愿汇”(菜单栏中的“我要报名”)或登录西部计划官方网站(http://xibu.youth.cn)在西部计划报名系统中进行注册报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详情请点击)
每日一句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服从的人。——卢梭
标签: 每日教育热点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