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绝对榜上有名。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类专业越来越火。
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新媒体技术、电影制作、保密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共18个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速览
如何选择你的“本命专业”?
技术狂热派: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夯实基础后再专精。
高薪务实派:瞄准数据科学、区块链,押注风口行业。
国家情怀派:投身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守护数字边疆。
跨界创新派:尝试电影制作、新媒体技术,用科技重塑内容产业。
计算机类专业详细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硬通吃的“地基专业”
专业概述:这个专业是整个计算机大类里边最为基础的一个专业,相对更加偏重理论和软件设计方面的研究,会有大量的数学课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比如数学分析、离散数学、近世代数、计算机导论、微机原理等等相对基础,那这也意味着,后面的就业或者考研方向会比较宽泛,搞科研或者去做程序员,基本什么都是可以干的。
关键词:基础全面、系统架构、就业面广
作为计算机类的“元老”,它覆盖计算机系统的全链条:从电路设计到操作系统,从算法开发到人工智能。
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适合想成为“全能型技术骨干”的学生。
毕业生就业去向涵盖IT开发、科研、金融等领域。
优势:学科底蕴深,转行兼容性强。
适合谁:想全面学习电脑软硬件的“万金油”考生。
2、软件工程:代码世界的“建筑师”
专业概述: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硬件和软件都有要求。软件工程专业主要是以软件相关工作为主,比如APP这种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等等。虽然这个专业可能对数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数学好是一个优秀软件工程师的基本功。
关键词: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工程思维
与计算机科学相比,它更聚焦“如何高效造软件”。
课程包括软件测试、项目管理、Java框架技术,注重培养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能力。
毕业生多进入腾讯、阿里等企业,年薪普遍高于纯技术岗。
适合谁:喜欢写代码、管项目,逻辑思维强的理科生。
3、网络工程:互联网的“基建狂魔”
专业概述:这个专业主要是设计、研发和解决网络系统方面的问题。除了传统的IT公司,很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会去非IT公司的IT部门工作,比如银行或者金融公司的网络设计、优化和维护等等。网络工程,其实有点偏网管或者机房之类的工作,它是一个相对低端一点的岗位。与我们普遍认知里的程序员可能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关键词:网络架构、通信协议、运维管理
主攻网络设计与维护,课程涵盖网络协议、网络安全、云计算等。
就业方向包括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师,华为、思科等企业是主要雇主。
差异点:比计算机科学更垂直,比网络安全更偏重物理层建设。
适合谁:动手能力强,喜欢折腾路由器、装宽带的“技术宅”。
4、信息安全:数字时代的“守门人”
专业概述: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负责网购社交平台中,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这些工作,因此,专业课中除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外,也会涉及到诸如密码学,安全认证技术,防火墙原理等相关的课程,这个是计算机、通信和数学的一个交叉学科,除了互联网公司之外,类似华为,移动,联通,电网等通信行业,也是比较对口的。整体来说就业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很多中大型公司,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密码学、攻防对抗、数据保护
学习黑客攻防、加密算法、漏洞挖掘,核心课程包括密码学、网络攻防技术。
核心竞争力:技术+法律双背景,年薪比普通码农高20%以上。
适合谁:心思细、责任感强的考生。
5、物联网工程:万物互联的“神经中枢”
专业概述:这个专业要求具有比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所谓物联网,就是让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比如网约车,网购,二维码快捷支付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包括未来的AI助手、智能社区也都在这个范畴之内,而且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被并称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术。虽然物联网工程专业,基本是从2010年之后才开始招生的,但随着5G的发展,这个专业未来的需求量一定是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极好的。
关键词: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智能硬件
融合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课程包括RFID、嵌入式系统、移动应用开发。
就业聚焦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海康威视、大疆等企业需求旺盛。
亮点:硬件+软件双修。
适合谁:喜欢智能家居(比如让小爱同学关灯),动手能力强的“极客”。
标签: 专业解读
留言评论